分享至:
博鰲嘉賓:公益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博鰲嘉賓:公益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公益領域新趨勢涌現,公益金融、綠色公益成亮點
博鰲亞洲論壇“《財經》分論壇:公益經濟新時代”日前在海南博鰲舉行。多位與會嘉賓圍繞“公益經濟”與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研討。
據了解,公益事業已經從簡單的捐贈、扶貧的公益“1.0”,向規范化、體系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一些企業也逐漸轉變成“授之以漁”,公益模式與自我業務形成良好的結合,公益的邊界內涵大大豐富。公益“2.0”時代已經開啟。
公益金融作為一種新的趨勢與創新正在不斷出現——公益金融。招商銀行原行長、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馬蔚華指出,公益金融是商業原則、商業文明和公益理念的結合。具體來說,就是用現代企業的辦法管理公益組織,用市場的資源配置公益資源,用金融的手段實現公益的目的。“現在可以看到有很多慈善信托、普惠金融等,既有良好的財富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有非常好的社會效應。”
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則表達了更多關于經濟與環保、扶貧等方面均衡發展的新看法。
“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理應推動高質量發展,注重生態和環境效益,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降低商品消費門檻,在不增加商品售價的情況下,通過降低包裝產品的質量或數量來補償成本,惠及更多消費群體,構建’公益’經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嘉賓還指出,目前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很多深度貧困地區在實施扶貧措施時存在“一張方子抓到底”的問題,沒有推動人才、項目等資源要素向深度貧困地區科學合理匯聚,長遠來看只是“治標不治本”。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公益扶貧應該是將扶貧方式從捐贈扶貧、銷售扶貧向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等模式轉移。
據了解,自2017年起,權健集團開始大力推進“權健鄉村衛生室”項目,力求將產業扶貧和健康扶貧精準到偏遠鄉村。這些“鄉村衛生室”設立在盛產野生地道中藥材的偏遠山村,當地村民可通過產業化的中藥材種植,源源不斷地送往衛生室,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與此同時,通過當地野生藥材的收購,促進“權健鄉村衛生室” 的經濟運營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為當地村民帶來健康和收益。
除此之外,公益領域也出現了許多新趨勢、新玩法,比如綠色公益、公益基金等,公益和商業之間得到了更好的結合。用商業的玩法去做公益,公益的固有形態正在被慢慢顛覆,但商業之下公益的效果卻在成倍地放大。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給出了一組財富榜與慈善榜的數據。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財富榜單上的富豪資產平均增長了7倍,而慈善榜的數值卻改變甚微,僅為一倍左右。胡潤表示,越來越多的捐贈被投入到教育中,公益的出發點開始逐漸從“授人以魚”轉化為“授人以漁”。
與會嘉賓還表示,現代企業更應該強調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經濟責任結合起來。真正踐行公益經濟,企業需要通過公益精神、經濟手段的協作運行,達到優化社會生產和社會財富分配結構,促進社會整體和諧發展,最終產生有利于社會大眾的公益結果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經濟價值。(完)
關鍵詞:
要聞 NEWS
書畫 PAINTING
旅游 TOURISM
公益 COMMONWEAL